对于小耳畸形的诊断,通常是在患者的一侧耳朵体积相较于对侧偏小,或是双侧耳朵与正常人的相比体积偏小的情况下进行。这种情况被称为小耳畸形耳朵再造,是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的病变,也被称为耳廓畸形。这种疾病在新生儿出生后常常会被发现,可以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耳廓畸形。
一、不适合进行小耳畸形耳朵再造修复手术的人群
1. 自体肋软骨皮肤扩张法:此方法的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。
第一阶段:在残耳后的乳突位置植入一个50-80ml的水囊(即皮肤扩张器),每隔一天注水一次,每次5ml。
软骨复位法杯状耳整形主要适用于中重度的小耳畸形耳朵再造情况。相较于缝合法杯状耳整形,此方法创伤较大。它是在缝合法的基础上,利用自体的耳廓软骨及耳后皮瓣,通过手术方式将其充分剥离暴露并进行复位调整,以恢复正常的耳廓外形。
二、张教授谈小耳畸形耳朵再造的三种类型
Ⅰ度小耳畸形耳朵再造的患者,其耳朵结构尚可辨认,只是轮廓偏小,具有小耳甲腔及耳道口。尽管有耳道口,但大多数此类患者的耳道内为盲端,实际并无耳道。家长应及早为孩子进行CT影像检查,以了解其外耳道、中耳及内耳的发育情况。
Ⅱ度小耳畸形耳朵再造是张教授在实际面诊中较为常见的情况。耳廓结构基本无法辨认,残耳呈现为花生状、舟状、腊肠状等不规则形状,且耳垂易位。整个外耳道闭锁,可能伴随中耳畸形,影响孩子的听力。
Ⅲ度小耳畸形耳朵再造接近于常说的“无耳”状态,残耳仅为小的皮赘或呈小丘状,或仅有易位的耳垂。这种情况极为严重,甚至达到“无耳症”的程度,是极为罕见的。
三、先天小耳畸形耳朵再造合并外耳道闭锁手术的三阶段治疗
第一阶段:在耳后埋置水囊,待伤口愈合后定期向水囊中注射无菌水,使皮肤逐渐变薄,扩大皮肤面积,为今后的耳廓塑身做准备。
第二阶段:进行耳廓成形术,取孩子的肋软骨塑身后埋置于撑薄的皮肤下。
第三阶段:进行外耳道成形术。若先行外耳道成形、中耳再造术,可能导致局部疤痕形成,影响皮瓣血供,进而影响移植软骨及覆盖皮瓣的存活,最终影响耳廓成形效果。
以上即是关于小耳畸形耳朵再造的诊断与治疗策略的详细介绍。
上一篇:云南省下颌角切割专家口碑排行榜TOP10良心榜单出炉!
下一篇:没有了